第175章 背架子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一行人从未时走到酉时,差不多行了近4个小时,腿都快走麻了,才走到山脚下。

回头看走过一望无际的荒地,乔大夫说,按他所知晓的从此地到州府大致得翻七|八个山头,不算那种矮坡的小山丘,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山。

众人内心颇有些打鼓,一个个心里头都紧张的不得了,无不在祈求上苍让他们运气好些,千万不要遇上什么凶猛的野兽,最好连毒蛇蚊蝇之类的都不要遇上。

大家互相安慰着,除了担心这些足以威胁到生命的野生动物外,再有就是需要考虑到,板车不易在山上行驶。

进山前的官路如果还算平坦,那么进山后,大段大段陡峭的上坡下坡路,骡子和牛车就极不方便,特别是遇上坡度很陡的山道,一个不留神,连人带车翻下山去,那便是极危险的事。

所以,当众人行到山脚下时,暂时停下歇上一晚,等第二日天亮后,再上山。

这样做不仅考虑到一行人的安全问题,同时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
都说陆行车,水行船,泥行橇,山行檋。

在山上畜力只适合背驮一些随行粮食、衣物及其他日常用品,如果还照着陆地行车的方式上山,肯定是不行的。

这不,倒是让林小月想起了背架。

那是在她原来那个位面的历史长河中,诸多农具见证下,一个民族生活智慧和农耕文明的进程象征。背架子,无疑是一个极特别的存在。

可以说它承载着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期望。林小月记得,当时她在看那一期节目时,特别留意了这一件用于劳作工具的制作流程。看似简单,却充满智慧的农具。

它是由两根长木条和一块木板或竹篾编织的网构成,结构简单但却异常结实。以前的农夫们将收割的庄稼或柴火,放置在背架上,再用两根长木条穿过肩膀,将重量分摊在双肩上。让原本艰难的任务变得相对容易许多,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负担,也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。

只不过,随着时代的变迁,科技的进步,背架子这种传统农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
毕竟,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和机械设备取代了传统的劳作方式,农民们再也不需要肩挑重担,更加省心省力。

只眼下,这一工具恰好适合即将穿行在崎岖山路、羊肠小道上的她使用。

不过,当她将自己的想法和家人沟通时,发现这个位面居然没有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综影视衍生同人 人生处处相逢 爱的互换 青鸾之上 全能奶团又重生了 神豪大一新生,千万身价很合理 等港来风 穿成极品农妇后继续极品 逆行的阳光 我踹了南国晋王,找了北国摄政王 重生九零,去他丫的扶弟魔 我在兽世当猪猪,糙汉争着做兽夫 重生08年金融危机前夕 农民有声的历史记忆 都市狂婿 魔女降世,邪帝你别走 奔现当天,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? 休夫带两娃,她靠种田风生水起 云音诀 栀呀,知啊